蜂只能蜇人一次?专家:因蜂而异,多数蜂并非如此
每到夏季,在户外偶遇蜜蜂、马蜂等蜂类,人们总是避之不及,唯恐被蜂蜇到。网上有传言称,虽然蜂有可能蜇人,但进攻一次后就会死亡。这一传闻究竟是真是假?央视《是真的吗》记者来到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求证。
经过专家的允许,并在专家的建议和实验员的协助下,记者开始本次实验。实验选取了一件对蜜蜂刺激较为强烈的黄色布料作为蜇刺物,并用镊子夹着蜜蜂,让它在衣服表面或皮肤表面刺蜇。
蜜蜂被镊子的挤压以及黄颜色的刺激激怒,将蜂针扎入衣料中。此时它并没有着急离开,不停地在原地打转。它这究竟是要做什么呢?正在记者疑惑之时,只见蜜蜂一个挣脱,飞离了衣物。而后记者发现,蜜蜂并没有全身而退,而是将蜂针与一部分身体留在了衣物表面。据专家说明,失去蜂针的蜜蜂很快就会死亡。之所以蜜蜂只能蜇人一次,其秘密就藏在它的蜂针上。
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教授李建科解释:“蜜蜂之所以蜇人一次就死,就是因为蜜蜂的蜇刺上有倒钩,蜇人以后,在拔出蜇针的同时,蜇针上的倒钩连同它的毒囊和一部分肠子被钩出,肠断致使消化系统被破坏,所以它在蜇人后不久就会死亡。”
是不是所有蜂类的蜂针上都带有倒钩,因而只能蜇人一次呢?
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副研究员姚军表示,并不是所有蜂类的蜇针都如此。一般而言,只有家养蜜蜂的蜇针上带有倒钩,绝大多数膜翅目的蜂类蜇针上不带倒钩,可多次蜇人,例如马蜂,熊蜂等。
其后,姚军也展示了其它两种蜂类与蜜蜂的不同,三种蜂中,体型最小的即为实验蜜蜂,蜇针上带有倒钩;位于中间、体型较大的是另一种蜜蜂,学名熊蜂,蜇针上没有倒钩,可反复蜇人;体型最大的为金环胡峰,属胡蜂科,个体较大,蜇针较长,无倒钩,可反复蜇人。
为什么不同的蜂在尾刺上会出现这样的差别?
姚军解释道:“因为蜜蜂体型较小,在攻击敌人时,它们对敌人造成的伤害很小,所以在进化的过程中,就有可能进化出更有效的武器,比如,通过蜇针上带倒钩的结构,将蜇针留在敌人体内,蜇针上附带的毒腺毒囊就能够继续释放毒素,给敌人造成更大的伤害。”
倘若在户外遭遇蜂类,该如何避免被蜇刺?
专家给出三点建议:第一,在野外或公园游玩时,尽可能不要喷涂香水,避免吸引蜜蜂;第二,在野外或公园里时,可能会遇到蜜蜂围着人转的情况,此时无需慌张,仅需拿手挡住蜜蜂;第三,如果蜜蜂落在人身上,千万不要拿手去拍,用手指轻轻把它弹掉即可,它们不会报复性地再来蜇人。
专家特别提醒,事实上,蜂类并不会主动蜇刺人类,一旦被蜂攻击,切记不要拍打它们,否则会激起其同类的自卫行为。
一旦在户外被蜂蜇刺,又该如何处理?
姚军表示,意外被蜇时,如果没有严重过敏反应,用随身携带的碱性物质(如肥皂)简单处理,就能起到缓解的作用;如果有严重反应,就需要尽快就医。(孝金波 陈慧洁整理)
- 热苦瓜汁抗癌?雪糕车偷小孩?盘点7月中老年人易感谣言
- 广西靖西警方通报:“殴打4岁女儿逼前妻见面”男子被捕
- 私人诊所在人贩子手里买小孩当活教材?这才是真相!
- 绿豆汤熬的时间长解暑效果更好?专家:10分钟最好
- 京东金融遭遇挤兑危机?官方:虚假新闻!
[责任编辑:]
相关内容
- 九十三度老白茶 | 不同的白茶,甜感也不同 a>
- 六代中医传人张喜海:守正中医创新治骨法 传承中医精华济苍生 a>
- 【解局】一场美国内部的贸易听证会,很有意思 a>
- 木村拓哉女儿Koki成宝格丽最年轻代言人 a>
- 蜂只能蜇人一次?专家:因蜂而异,多数蜂并非如此 a>
- 再迎新主播 王者荣耀“克隆刘禅”开创者淳色入驻斗鱼 a>
- 《一出好戏》首映 黄渤王宝强温馨相拥 a>
- 《那些年,我们正年轻》定档 杨烁、倪大红诠释家国理想 a>
- 《一出好戏》舒淇笑评三大男主角 黄渤想法又多胳膊也长 a>
- LEVI STRAUSS公司宣布全新气候行动战略引领行业可持续时尚 a>
- "坏猴子"新片《热带往事》开机 彭于晏首度搭档张艾嘉 a>
- 日本自民党研究到2050年将幼儿教育义务化 a>
- 影版《爱情公寓》要"借壳上映"? 剧版粉丝们请坐稳了 a>
- 《延禧攻略》维持热度 古装剧怕要"凉"上一阵子了 a>
- 高难度摇滚燃炸全场 周杰伦迅速转身 a>
- 萧敬腾爱吃鸡?The Jams电子竞技俱乐部成立绝地求生分队 a>
- 6岁习舞的董洁竞演能否“逆风翻盘”? a>
- 32家房企前7月销售额同比上涨37% 一二线城市压力较大 a>
- 一模一样!戚薇与女儿同框比心如复制粘贴 盘点娱乐圈似双胞胎的母女俩 a>
- 央视《加油!向未来》科普节目研讨会:“立德树人”推进社会形成共识 a>